为什么你的简历总被名校“秒拒”?80%的家长都踩了这3个坑

为什么你的简历总被名校“秒拒”?
每年小升初,80%的家长都踩了这3个坑:
1.信息堆砌:成绩单、奖状铺满10页,招生老师找不到重点
2.模板雷同:用“同学录式”表格,淹没孩子独特优势

3.错过黄金期:等期末考后才准备,错过简历投递窗口

有机构连续3年调研全国Top50中学发现:

1.名校初筛每份简历平均阅读仅7秒

2.核心优势前置的简历通过率提升300%

简历如何做得吸睛?这些上岸家长的总结经验一定要看:

1.封面

封面一般包含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和毕业学校四个元素。

上岸技巧:

1.联系电话留主要负责孩子学习的家长,并备注一下是爸爸或妈妈(以免因为不了解孩子情况,错过机会。)

2.孩子的照片要用突出孩子天性阳光、朝气的生活照,不要用证件照和艺术照。

2.目录

目录页主要是对几大模块进行内容概要汇总,通过索引目录,方便老师查找,也一目了然。

上岸技巧:将页码标注出来,老师可能会直接从获奖证书开始看起,所以目录是必不可少的。

3.自荐信

自荐信主要是真诚的展示个人实力,包括开头+学习情况+荣誉职务+课外活动+特长爱好+结尾几个部分。不要自吹自擂,过于浮夸,以免给老师不好的感受。

上岸技巧:

1.侧重点:①自我介绍。②凸显性格特长、德智体全面发展。③适当选取老师的评语。④突出对进入该校学习的渴求。

2.孩子来写,家长润色。由家长提供思路,孩子来写出来,如果不够满意,家长再稍加润色和修改。(不要由家长全权代笔)

3.自荐信注意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重点奖项可以加粗。一般字数在300~500之间。

4.如果孩子的字迹比较好,也可以考虑让孩子手写自荐信,相信会是加分项。建议自荐信放在内页的第二部分。

4.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基本资料、家庭情况两部分,如果觉得空,也可以将兴趣爱好等添加进来。

上岸技巧:

1.个人信息一般包括孩子姓名、毕业小学、出生日期、学籍、户籍,家庭住址等,尤其是学籍号和户籍一定要记得写清楚!

2.家长信息也是学生学历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父母工作单位。证明父母的经济来源,②父母就职职务。证明父母的综合能力,③父母学历。证明父母的文化水平,教育理念,如有需要可适当拓展以突出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比如可以写出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大致规划。

5.校内表现

校内表现,主要体现在四年级下和五年级上、下,六年级上的成长手册考试成绩

 

上岸技巧:

1.成绩全优写全部成绩,不是全优写主课全优。

2.可以附上以下扫描信息:①四、五年级上下学期,六年级上学期成绩页面扫描件。②综合成绩页面扫描件。③教师评语页面扫描件。

6.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主要包含校内和校外的获奖情况。获奖情况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有分量的越好。

上岸技巧:

1.简洁的将所获奖项罗列出来,注意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一定要把含金量最高的奖放在最前面。

2.如果孩子证书较多,可按类型、科目或者时间分类,部分含金量不高的可以不放,如此一来既可以让老师对孩子综合素质情况一目了然,又能避免贪多无法突出重点。

3.奖项罗列注意:

校内: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

市级>区级>校级

市优秀少先队员、校内三好学生、班干部、大队委、班长,评选人数越少的奖项含金量越高

校外:国家级>省级>市级

官方>民办机构

可填写考级情况,如果没有参加考级,也可以写校内参加活动方面等,如果打算走文艺类体育类特长生,也可展示相关奖状。证书多的选取含金量高的,20份以内附上奖状图片(最好扫描进电脑)

例:a.小小外交家、NEAT、小英赛NEPTP、楚才作文、艺术小人才等等。

b.兴趣类证书:钢琴、古筝、小提琴、琵琶、英语等等

4.按由近到远的顺序罗列(最好是近两年)。此外,市区级的复印件附上,校级的可以不用附在简历中,但是在简历里可以提及,奖状的等级越高,代表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越好。

7.证明展示

证明展示主要是包括成长手册、作品和社会实践的展示,尽量展示孩子的优势。

上岸技巧:

1.复印成长手册,只放主科成绩及老师给孩子的评语页,不需要每页都放。

2.放展示孩子优势的作品证明,比如孩子书法好,可以放几幅书法作品照片,孩子绘画好也可以展示绘画作品,如果孩子申请过一些专利等,也可以放在上面突出孩子亮点。

3.现在有的学校也很重视孩子社会实践活动,此处可以罗列孩子参与了哪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

8.推荐信

推荐信,主要是由班主任老师给孩子写的推荐信。虽然推荐信不是简历的必要项,但是有老师推荐信也是不错的加分项。

上岸技巧: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请班主任老师给孩子写一封推荐信。如果老师较忙,可以让孩子自己写一封自荐信,尽可能多的展现自身的优势。

小升初简历投递是一门技术活,需要的就是家长主动去问、去蹲、去投,不要只等着别人告诉你哪里可以投,往年很多家长没事就去学校门口门卫室蹲校长、蹲老师、蹲学生,用尽一切方式进行投递,然后就是要加入各种小升初家长群并置顶,每天关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为什么你的简历总被名校“秒拒”?80%的家长都踩了这3个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