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 让生命开花——记青岛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宋建民

宋建民,中共党员,中学一级语文教师。曾先后荣获:青岛市教育局巾帼文明标兵,青岛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青岛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等称号。2023年10月获青岛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称号。所带班级曾获得“青岛市先进班集体”“青岛市优秀团支部”“青岛市雷锋中队”称号。从教以来,多篇论文发表,获市德育论文一等奖,省心理健康论文一等奖。区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市语文优质课二等奖,市家庭教育优质课一等奖。多次荣获“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宋老师说,在踏入教坛之初,有一封家长来信曾经震撼过自己,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老师,您好!今天是我女儿初中报到的第一天。一大早,她穿上了她最漂亮的裙子,让我帮她梳了最喜欢的发型,她叽叽喳喳地和我说了很多她对新学校的向往,她渴望遇到更多的伙伴,她希望每个老师都喜欢她,她的眼睛是那么的闪亮,她是我最可爱的宝贝!但是,我知道,学习的道路不会那么顺畅,她也会有惹老师生气的时候,这个时候,请您告诉我,我会引导她,帮助她。无论如何,我们会感谢您对她点点滴滴的爱,从今天起,我把她交给您,也请您善待她。”

这份托付,这份美丽的信任,让宋老师感动至今。那个时候,她就意识到了,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某些人的整个世界!所以,每个学生都应当被善待,被赏识。生本教育的理念在那个时候已经播下了种子,尊重学生,唤醒学生内在驱动力,让每个学生努力做好自己,就成了宋老师二十多年教育生涯中不变的思想。

有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宋老师坚信成长比分数更重要,态度比能力更可贵。她用自己的人生故事阐释语文学习中的生活情调,用细节教育营造班级中的“正能量磁场”,用自主管理激发每位学生的无限潜能。她相信每棵幼苗都向阳生长,她不以成绩论成败,擅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独特的闪光点,为学生的三年发展细心布局……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宋老师喜欢用散文来比喻她的班级管理。她说,散文很美,就像那岁月中绽放的最美的青春年华,当一个个青葱少年汇聚在一起,一个班级就像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散文很美,美在它的形散神聚。班级管理可以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但是,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让这棵树上的每朵花开放的却是每一位辛勤浇灌的园丁不变的理念。

榜样,唤醒前行的梦想

一棵树上,一朵花开了,就会满树春暖花开。榜样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宋老师说,老师要有一双温暖的眼睛,看到每一个生命的光亮。被看见,即被唤醒!所以,宋老师喜欢借助班会、课堂,甚至课间闲聊时间有意无意地给一些同学贴上正面“标签”,说的多了,同学们认可了,这些孩子的形象也“站立”起来,慢慢地,他们也认为“我能行”。班级中有一女学神刘同学,从入学以来,稳居级部一二,同学们羡慕她耀眼的分数,更崇拜她严谨自律孜孜以求的好学精神;班里还有一“足球小子”小吴,虽然因为训练影响了学习,但是一次次拿回一等奖的拼劲狠劲,却让同学们看到了他的强大;班里的“皮蛋”小魏同学,因为乒乓球玩的好,被同学们奉称为“乒乓帅哥”;班里还有一个“小”同学,虽然个子不高,每次排考场总是主动留下来,搬桌椅、拖地,样样干的好,让人既感动又心疼;班里还有快人快语、热情能干的季卫生委员,有邻家姐姐般温暖的廉班长,有为全班同学的历史操碎了心的杨代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是在班级这个舞台上,宋老师却是拿着放大镜去寻找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更多的孩子成为榜样,寻找自尊的支点,让更多的孩子自信地“站立”!宋老师一直坚信,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唤醒孩子们内心的责任、良知和担当,唤醒他们勇往直前和奋力拼搏的斗志,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对手,感谢你让我成长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耐心地等待。榜样,就是用来超越的。如何让追风少年们去超越前面的榜样,宋老师想了许多妙招。宋老师最喜欢说的是,既然是同学,大家就要“抱团取暖”。在宋老师的班级里,最大的亮点是学生间的“竞争双赢”文化。有“小组捆绑式”竞争,有“两人对手式”竞争。每次考试过后,学生们都会选择成绩不相上下的同伴作为“竞争对手”,竞争结果出来后,班级要举行专门的颁奖仪式,双方要拥抱或握手,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一种默契,为下次考试定下目标。最好的朋友进行竞争,让学生们有了短期的现实目标,内心的动力更好的调动起来,整个班级也更富有活力。记得有一次,班里的杨同学和学神刘同学做对手,虽然他总成绩和学神还有差距,但是他很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地理比学神要好,原来,学神也是可以被超越的嘛!于是,他干劲更足了,而今,一路披荆斩棘,他已经进入级部前列,他甚至给自己定下了考中科院博士的目标!

讲课,原来这样有趣

自主学习是最好的成长。在宋老师的班级里,有个了不起的“讲师团”!讲师团的同学并不是班里成绩最拔尖的学生,仅仅是对本学科有兴趣的普通同学。要想当好“讲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提前一周准备材料。担任讲师的同学要收集同学们手里的疑难问题,要去咨询任课老师近期知识的重难点。然后,周末认真备课,自己制作课堂PPT和准备相关学案,有条件的要给同学们打印出来。最后,第二周上课。上课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挑战,但是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不仅要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还要有不被同学们挑剔的仪态仪表;既要解决普通同学提出的疑难,还要接受坐在下面学霸学神们的挑战!在一次次的讲课磨练中,更多的精英出现了,甚至,有的同学对讲课上了瘾,一次次主动要求上课。讲师团的成立,让宋老师看到了学生们内心潜藏的无限可能。杨同学、张同学讲课时的慷慨激昂,申同学、王同学课件的精美严谨,汤同学、宋同学的思维敏捷,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随时秒回……甚至,廉同学、张同学准备的苏轼、李清照的主题课件,让教语文的宋老师自叹弗如。

宋老师常和学生说,只要不停下努力和追求,小草也可以点缀春天,可以平凡但是绝不可以平庸。她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内在力量被激发,脱颖而出!正所谓:清风徐来,我自盛开!

走出,是为了汲取更多的芬芳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三十七中是岛城为数不多的志愿者学校,宋老师所带的班级更是全校唯一的“雷锋中队”班级。哈佛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曾说:“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每到节假日和学期末,宋老师总是会费尽心思为学生们准备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走出校园,学生们的足迹遍布实践基地、幼儿园和志愿者服务中心等等。他们曾走进敬一美术馆,将志愿者精神与浓厚的艺术氛围完美融合;他们多次为四川阿坝州贫困山区中的孩子捐赠衣物与文具,千里迢迢情意相牵;他们几度走进西仲一路社区,为智障人士捐赠图书,让纯真的心灵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度;他们也资助脑瘫儿童,助力他的学习之路;他们走进社区,关心陪伴孤独老人……孩子们自己也有小小的梦想,他们在这个梦想中一直成长,一起腾飞。

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的心开始变得柔软,他们在温柔的对待别人同时,也看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善良,懂得了自己的“幸运”,心明亮了,世界就明亮了。在人性的天平上,我们“幸运”的人有责任去帮助那些不幸的人,这种社会责任的渗透,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更多的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宋老师说,做人,就要善良而深情。善良地活着,深情地爱着!实践活动,是青春少年对社会最初的触摸,丰厚的班级文化就像一片沃土,引领着学生向更甜美的心灵深处走去,它们是少年们人生之初最温暖的烛光。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宋老师的眼里,多几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固然可喜,但那并不是教育的根本,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霸。教育的目的是点亮,是帮助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和能力发挥到极致,让每个孩子做好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都要细心呵护,静静守望。不管花开早晚,无论花大花小,只要能吸收阳光雨露,摇曳开放,都会芳香四溢。

愿:每个孩子都有花样人生,默默地生长,静静地开放,优雅地生活!这,是宋老师最美好的教育期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名师风采 | 让生命开花——记青岛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宋建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