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家长与教师联合会”(简称PTA组织)在美国成立,标志着家长开始介入学校教育。
在我国,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特别提到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
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将家长委员会的范围扩展到了幼儿园。
这两份文件的出台,标志了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制度的形成。
过去,家校沟通依靠家长会和家长学校,信息是单向传递,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现在的家长更希望参与和监督学校的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委会的建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家委会的建立也是现代学校建设的必然要求。
现代学校建设的四个要素: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家长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包括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
参与学校管理,即家委会要对学校管理工作和重要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给予支持和配合,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帮助。
参与教育工作,即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为校外活动提供资源和服务,以及交流宣传教育理念和方法。
沟通学校与家庭,即向家长通报工作和举措,听取并转达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反映家长的意愿,听取并转达学校的希望和要求。
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家委会又承担了参与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
2021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编 总则
第26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第五编 婚姻家庭
第1084条: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授学科知识,而家庭教育的重点在于对行为习惯与思想品德的教育。然而问题是,很多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盯着孩子学习,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家庭教育不等于家庭教学。
有人曾经对影响学习能力的因素做过研究,结果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孩子大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这从另外一个维度印证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亲子关系大于教育方法。
很多家长手机里都有“家长群”,2019年11月25日,江西南昌某初一家长反映,在班级家长群收到家委会通知,要求每人补交1400元校服费。
9月刚开学时已交900元校服费,现在又通知补交校服费,家长向家委会反映,结果家委会认为自己无权干涉,这样的回答家长自然不会满意。
2021年9月,央视网报道长沙某中学为在教室安装空调,由家委会发出安装空调的规定,并通知家长缴费出资。
2023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两严的要求,即“严格家长通讯群组信息发布管理,严禁以家长委员会名义违规收费”。
家委会不能只做学校的“传声筒”,家委会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纽带,不去解决问题,家委会存在的意义就打了折扣。家委会更不能沦落为学校损害家长的“利益帮凶”。
家委会建设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家校沟通,发挥家长作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家校合作,构建家校社育人体系的重大举措。家委会工作要发挥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参与家庭教育的职责。同时,不能逾越两个红线,即不能充当为学校上传下达的“传声话筒”,不能沦落为学校损害家长的“利益帮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家委会】家长委员会的有所为与不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