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的第一个周日,当时针回拨的那一刻,维州迎来不仅是夏令时的结束,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教育”军备竞赛”的揭幕。
数以千计的家庭早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他们的目标不是囤积过冬物资,而是争夺那堪比”教育界爱马仕”的稀缺资源:墨尔本四大精英公立中学仅有的1000个九年级入学名额。
在这个被家长们称为”黑色四月”的季节里,补习机构的预约热线开始爆满,往年真题成为最抢手的”硬通货”,而价值$20,000的”精英班”课程更是供不应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人家长所说:”我们不是在应对时令变化,而是在与整个维州最聪明的孩子赛跑。”这场持续半年的升学马拉松,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的高考备战。
随着精英中学入学竞争日益激烈,这个价值数百万澳元的补习产业已成为关键推手。社会各界呼吁该行业应加强监管透明度,同时建议改革招生制度,为弱势家庭子女提供更公平的升学机会。
六月初,数千名墨尔本学生将迎来精英中学入学考试,这是他们多年学习和补习的终极考验。尽管墨尔本四所精英中学的学术表现不逊于甚至优于高收费私立学校,但其教育成本仅为后者的一小部分。
6月2日的考试中,大多数考生将无缘以下四所顶尖学府:Melbourne High(男校)、Mac.Robertson Girls’ High(女校)、Suzanne Cory High School 和 Nossal High School,预计约5000名考生将竞争仅1000个九年级入学名额,录取率低至20%。
值得关注的是,成功入读这些精英学校的学生中,富裕家庭子女比例明显偏高——尽管这些公立精英中学本应为高能力学生提供教育机会,而不应受家庭支付能力影响。
高昂的私教费用使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澳大利亚补习协会(Australian Tutoring Association)首席执行官莫汉·达尔指出,当家庭为精英中学考试投入高达2万澳元(约合人民币9.6万元)的补习费用时,政府亟需对这个存在”夸大宣传”的行业加强监管。
达尔透露,一个完整的备考课程可能包含每年四个学期、每学期2000澳元的常规课程,外加为期两年的假期特训,总费用令人咋舌。
达尔直言,尽管家长支付了高昂费用,但补习行业仍缺乏应有的透明度与问责机制。
“某些机构宣称其90%的学员能考入特定名校,标榜能通过短期特训提升考试成绩,甚至鼓吹其教学方法优于正规学校教育。”这位悉尼科技大学教学法讲师指出,”这些夸大其词的宣传比比皆是,却鲜见实质性的责任约束。”
达尔及其同仁正推动补习机构注册制度,此举既为保障家长权益,也保护多为在校大学生的补习教师群体——这个群体常面临薪酬克扣问题。
“我们希望注册制度能体现消费者的合理期待:包括机构问责机制、诚信经营、广告真实性,以及所有宣传承诺都需经得起验证。”他强调,”同时必须确保担任辅导员的在校大学生获得合理报酬。”
“整个行业需要建立更公开透明的运作规范。”达尔最后补充道。
在新南威尔士州,精英中学体系规模远超维州。该州政府已于2022年改革入学考试机制,显著降低考试内容的”可培训性”(即通过补习能提高成绩的程度)。达尔建议维州政府借鉴类似改革,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这位教育专家提出双重解决方案:
-
精英中学应公开历年真题,使所有学生无需依赖高价补习即可备考
- 政府应为经济困难家庭提供专项补习补贴
某教育机构创始人表示,他支持对补习行业加强监管。
他直言:“很多人觉得当过好学生就可以开补习班,但他们未接受专业培训。初衷好不代表效果好。”
他强调,自己的机构合格率为60%,用的也都是持牌教师或有经验导师亲自带的大学生。
这位曾任苏珊科瑞高中数学教研组长的教育从业者力推行业资质认证:”当前存在大量无资质人员私自开办补习中心的现象。他们仅凭学生时代的课堂观察经验授课,可能只掌握专业教师20%的教学要领,却从未接受过剩余80%的系统培训。”
“尽管这些从业者初衷良好,但其教学方式实则贻误学生。”他强调,”加强行业监管不仅能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更能实现师生双赢,确保教育质量始终维持在专业水准。”
来自Point Cook区的家长温迪·谢(音译)分享了亲身经历:通过考前辅导,女儿艾什莉最终成功考入麦克罗伯逊女子高中。如今,她10岁的小女儿凯琳也正备战入学考试。
“补习费用确实昂贵,”谢女士坦言,”但即便最终落选,孩子获得的知识储备也不会消失。这笔教育投资物有所值,绝非无谓浪费。”
维多利亚州教育部提醒家长在选择补习服务时需审慎评估。该部门发言人表示:”我们建议家长及学生在选择辅导教师时,务必核实其专业资质与教学经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疯了!维州家长豪掷$2万补习!精英中学入学竞争有多疯狂?该整顿这个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