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白日西沉”中的时间追寻与生命感知——从《登鹳雀楼》说起

感慨时间易逝、青春难驻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主题。浙江省温州道尔顿小学匡双林从《登鹳雀楼》说起,回溯至“夸父追日”等神话中的时间意识,认为生命短暂引发了伟大心灵的内在怆痛,而这种对时间的追寻,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请看——

《登鹳雀楼》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诗中的杰作。本文就来谈谈它好在哪里。


在说《登鹳雀楼》如何好之前,我们先说它的“不好”。四句诗都是对句,也就是两两相对。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十讲》一书里讲:

真正彻首尾对的律绝是不多见的。平常总是保留尾联不用对仗,这样才便于结束。《四溟诗话》说:“排律结句不宜对偶。若杜子美‘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似无归宿。”依我看来,岂但排律?即以一般律绝而论,结句用对偶,也令人有“似无归宿”之感。

两两相对,句式上缺少变化,有“似无归宿”之感——好在《登鹳雀楼》的后两句是流水对,算是救了这一弊病。

这首诗,重要意象是“白日”与“黄河”。“白日”是黄昏写照(“白日”与“黄昏”意象的争议且不论),黄昏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生命忧虑与死亡迫近,包含苍茫的历史意味、虚无的生命体验,还有日暮思归的情绪等,可以简单称之为“愁暮”。但这首诗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反倒有一种昂扬的气势,尤其是后两句,给人磅礴之感。


“白日依山尽”是神话的变形,暗含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神话: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叫作“夸父追日”。还有一个出自《淮南子·览冥训》的“挥戈止日”:

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㧑之,日为之反三舍。

我们常常把前者理解成夸父为了族人的幸福而勇于献身,它反映了古代先民如何勇敢地面对自然灾害;把后者理解成“力挽危局”。细读上面两个神话,或许还可以理解成古人面对生命短暂和时间长逝的不甘心,以及想战胜时间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也是人类共同的潜意识。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正是“夸父追日”的变形,或者说写“白日西沉”的一类诗歌,都是这一神话的变形。试想,白日西沉,远山依依,黄河万里,浩荡东去。这与孔夫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样具有时间象征意义。“古人用‘白日’,总是取其转瞬即将失掉灿烂光华和光阴易逝、盛年难再的意蕴。……陶渊明《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等等,都凸显了‘白日’转瞬即逝、光阴易逝、人生短促、盛年难再等暗示义。”(山乡《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黄河”意象新说》)

而诗歌中“黄河入海”并非作者所见,因为鹳雀楼上并不能看到这样的实景,除了表示空间辽阔的意义,正如上文所述,“黄河”的意象同样与时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开始,水流喻时间形成一种传统。魏晋时阮籍有“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南北朝谢朓有“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通过白日西沉、黄河东去的时间流逝意象,王之涣所表达的正是“夸父追日”的精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登上鹳雀楼,所要追寻的“千里”,不如说是太阳西沉的所在、黄河东流的所向。也就是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仅表达想要看到更多的景物就需要更上一层楼的表面意思,也不仅仅是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欲穷千里目”是具体到即将逝去的一天之中对时间的追寻,眺望“黄河”体现出来的是对流水带走光阴的不满。白日西沉、黄河入海象征着普遍的时间焦虑感,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与同样基于神话变形“白日西沉”、基于圣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其他同类诗歌相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有着乐观豁达的胸襟,而且有着追寻逝去时间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意义,与其他同类诗歌的感叹与哀婉有所不同。这是此诗给予我们的重要力量。


作为与《登鹳雀楼》同类的“登临”母题诗歌,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有对时间的追问: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呈现的是过去、将来的渺茫时空。作者将对时间的追寻放大到整个历史进程中,视野更恢宏,时段更悠远,对时序的古今两极的感知与评价也更加复杂——因为作者还夹杂着自己的身世之感、家国之忧。《登鹳雀楼》呈现的则是夸父追日的豪情,是挥戈止日的壮志。如果说《登幽州台歌》更倾向于对古今悠远时间与生命忧患意识的感知,《登鹳雀楼》则是对当下时间迫切感与生命超脱的追寻。

这种把握,在李白那里是“昨日之日不可留”,是“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在杜甫那里是“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白居易继踵前贤,“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李商隐则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长绳系日,同样表达的是对太阳所象征的时间的留恋。实际上,每一个伟大的诗人在心灵的深层,都敏锐地感知到了生命的短暂易逝,引发了生命的内在怆痛。这种对时间的追寻,已然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悲剧内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机遇教育网 » 文本解读|“白日西沉”中的时间追寻与生命感知——从《登鹳雀楼》说起

赞 (0)